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19 21:33:48
最近刚把折腾一年的网课证书拿到了,现在有一点空,来记录一下在澳洲的小百姓生活。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中来澳洲已近十年!回首来时路,总是难免感慨万千!趁现在有点空,开贴记录一下, 现在的澳洲正值春暖花开之际,发张街拍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1 13:49:36
今天中秋节,在此祝大家中秋节快乐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1 13:58:20
虽然我们在海外,但是我家几乎过所有的中国节日!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在这里的华人,都会适当地庆祝华人的节日。当然过节的规模和隆重的程度,可能没法和国内相比,但是大家心底都还是一样的。 我们家年节时,一般都会先祭拜先人,再吃饭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1 14:02:06
为了庆祝中秋佳节,这里华人超市里两个月前就开始卖月饼了,这是我们的月饼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1 14:10:43
这是2021年的中秋在家里供祖先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1 14:15:24
@阿城每日自我警言 2021-09-20 23:52:18
看着就是地广人稀这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里城里的话,人也时不少的。郊外倒是地广人稀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2:59:54
@ty_管文 2021-09-21 17:18:19
怎么去澳洲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澳洲四面环海,我是坐飞机来的:)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3:02:44
@tychaiquan 2021-09-21 22:00:08
看到您在家里祭拜祖先,您太有孝慈心了;我也是传播中华孝文化的一份子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谢谢!以前在家时,主持祭奠先人的活动,都是我爸弄的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3:12:10
第一次的地震经历:2021年9月22日早上9:20左右,墨尔本发生了一起小地震。当时就是感觉站在那种长的电车交接部位,转弯时的感觉,脚下的地在抖,墙和桌子在激烈摇晃。也就几秒钟的事!。。。。。没有太大的伤害。有些百年老建筑还是影响的,朋友圈里有发一些:老的建筑被震掉了一些砖块。。。。。。我们家的房子也是百年建筑,木质的,但是震后到处查看了一下,还可以!没有大的损伤!在厨房的东北角发现了一个裂缝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3:17:48
由于疫情的原因,这里还是在管制阶段,以家为中心,5公里范围内活动!要超范围需要有许可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5:22:54
小震荡后,生活照旧,该上班的上班,该上课的上网课,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5:42:01
台湾邻居大叔送的,自家种的蔬菜!大叔说:他家有很多收集雨水的桶,然后用雨水来浇菜!他喜欢种在自己院子里种菜,自家吃不完,然后送给想送的人,分享给别人,然后收菜的人很高兴,他也很高兴!人一高兴,身体就健康!这是他的分享之道!他说:他一般去人家家里,不看其他的,就喜欢看看人家种的蔬菜!他说通过这个可以看出来这家人的很多方面!—当初他从自己围墙内,看到我后院的一小块菜地,他就很肯定地对我先生说:他讨了个好媳妇,非常贤惠!哈哈哈!(会不会有点很片面,但是听的人都很受用!也许这就是人家情商高,说话水平好:)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6:17:49
用手机都发不了图片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3 06:19:17
台湾大叔送的,在自家庭院长的蔬菜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3 06:40:26
这里居民住宅区,不像国内有小区的概念(每个小区有围墙),这里一般是没有围墙,路大多是横平竖直,小路通大路,每家每户都是可以汽车到门口的,有些人家前后院都是可开门的,有些的话只能前院开门,后院是和后面的邻居一墙之隔,中间没有车道,这样的后院就开不了门。
同一条街,两旁的民居有时可能每家每户都是不同的建筑风格,取决于当年建房的偏好和目的。具体澳洲的房子,分这么几种:1.House 别墅,一般一层,两层,三层都有,有前后花园,有些人家后院会有游泳池,有些会有网球场,有些后院有一块小菜地(vegetable patch)。别墅又分为:独块地独栋房子,又有一块地建两栋,三栋或四五栋的,有连墙不连墙的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3 06:41:38
独栋的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3 06:52:35
独栋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3 09:46:27
不管哪里有战争,总归不是好事!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,同一个地球生活,其实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。还是希望世界大同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12:23
后院可开门式的俯视图(GOOGLE 截图的),一般都是后院对着后院(中间的小路是过车的,一般正面不朝小路开的)所以这里,一条街的邻居,单号是一个朝向,比如坐北朝南,那么双号对面的邻居的房子就是大门朝北的)。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14:36
后院不能开门的,于后面邻居的后院只有一墙之隔(中间没有可通车的小道)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15:39
后院不能开门的,于后面邻居的后院只有一墙之隔(中间没有可通车的小道)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22:28
最喜欢在民居的路上散步,因为同一条街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房子,以及不同的前花园,每家每户都有所不同,总是在散步的过程中,有小小的惊喜,比如人家花园的花开的非常漂亮,或是果实结的很多,或是让人看到眼前一亮的园林设计,亦或是新割了草的草地。。。。。。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30:15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33:51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52:33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0:55:42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1:44:11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4 21:49:57
我自己的花园虽然弄得不漂亮,后花园有一块地,我还把它弄成菜园了,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欣赏别人整理得赏心悦目的花园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5 21:06:53
今天心情有一些压抑,一女性朋友A,性格开朗外向,长得小巧可爱,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许,然而三十不到的她,得了癌症,做了手术,化疗了三个月,本以为化疗完了,后面就剩好好调理身体,慢慢把在手术与化疗过程中损耗的元气补回来,为此,化疗完后,她还特意宴请了大家去她家吃饭,我们都非常高兴她化疗没有掉多少头发,精气神都不错。
没曾想,今天她说转移到肝脏了,之前的化疗对她不起作用,现在医生改用了另一种新药。。。。。。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9 14:15:44
上面说到朋友生病的事,看病就要花钱,她不是PR 也不是公民,她是陪读签,不过好的一点是她有买来访问澳洲的基础保险,这样一些看病的费用可以走保险报销,要不然三周一针,约4万人民币一针的新型抗癌药,个人很难负担。
现在的澳洲,春暖花开,天气很好,希望她一切顺利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9 14:35:14
再来说说澳洲的老人
同条街的B奶奶,96岁,大前天驾鹤西去,按我妈的说法:她这应该是属于喜丧,寿终正寝!
老奶奶人很好,平常都是独居的,天气好的时候,喜欢坐在门前的木椅上,看着门前来来往往的人,悠然自得,祥和的面容,让人有种: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感觉!
第一次和她接触是几年前,走她门前过,和她打招呼,她立马叫住我先生,让他从她院子的西梅树上摘两个西梅给我,说是一个给妈妈吃,一个给肚子里的宝宝吃!真是好可爱的小老太!
等到小海满月时,我们给她送了满月的喜蛋和一些家庭制作的点心给她,没想到九十高龄的她,后院还种了很多菜,领着我去了她的后院,亲自给我拔了好几颗绿油油的蔬菜,还给了我一些自己煮的红鸡蛋(好像是为了庆祝希腊复活节),她煮的红鸡蛋特别漂亮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09-29 19:16:54
这里独居的老人,根据身体健康状况,政府会派护理人员上门的。比如年纪大了,自己不会开车了,身体不好了,又不想去养老院的,也不想麻烦子女的,就居家养老,根据身体状况,政府会派护理人员,一周一天或是两天,三天,四天上门服务的都有,这些护理人员主要帮忙带老人看医生,或是购物,或是搞简单家庭卫生,或是做个饭之类的。
费用的话,政府承担大头,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,每个人需要自费的比例不一样。
这位老奶奶,一直自己住到去年底,也就是95岁高龄时,后面身体状况不太好,才同意去两个女儿家住,一家住一周,一个月这样轮流照顾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10-02 20:44:20
养老
其实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人,大家的情感都差不多,尽管这里的养老院环境和设施都非常好,但是大多数人,在生活能自理时,都是在自家养老,有独居的,也有和子女一起住的。身体状况实在是不好,不适合独居时,才会去养老院。
同条街的另一老奶奶,也时90高龄,一直自己住着,她的理想就是一直在自家住到老去,医生多次跟她说她的身体状况,不适合独居,她因为有糖尿病(四十来岁时就查出有糖尿病,从饮食控制,到吃药,到打胰岛素)她的双脚浮肿的厉害,且脚底下感触差,经常在家摔倒了,爬不起来!这样子独居就很危险,但是她就是不想去养老院!也不愿意去儿女家,她觉得去儿女家,她们都有工作在做,平时也是很忙,去到她们家,儿女去上班了,她也是一个人在家,并且政府提供的上门服务,就变得没有了,不想给子女添麻烦。。。。。然后她脖子上有个像项链一样的报警器,遇到摔倒爬不起来,或是自我感到很危险时,按一下项链的吊坠中间的按钮,就会自动接通医生,会根据她的情况出救护车或是让就近的警察去她家救她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10-04 17:45:08
@很老的老狗 2021-10-04 15:32:28
楼主是在澳洲哪啊,这种行道树是大玉兰吗,之前看e赖网关于澳洲的介绍帖里面新南威尔士州特别多这种行道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种街道两旁一般都是居民住宅,我照片中的花树,是梨花,结那种很小的梨子。有户人家比较有才,男主人把门口的这个树,嫁接了好几种不同品种的梨!
即使是同个区,也许每条街的树都不一样,(同条街一般是一个品种,一般春天开花,夏天绿树成荫,秋天红叶,冬天空空的树杆,每个季节都是不同的风景)政府会种不同品种的树,有这种梨树的,深红叶子的李子树的,有法国梧桐树的,有蓝楹花的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10-04 17:46:27
@很老的老狗 2021-10-04 15:32:28
楼主是在澳洲哪啊,这种行道树是大玉兰吗,之前看e赖网关于澳洲的介绍帖里面新南威尔士州特别多这种行道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这是在墨尔本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10-04 17:54:39
@澳村生活 2021-09-22 13:17:48
由于疫情的原因,这里还是在管制阶段,以家为中心,5公里范围内活动!要超范围需要有许可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@caihengbin234 2021-10-04 14:14:36
中国的防疫不过是官老爷兴致上来的压迫人的手段,实际上漏洞百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怎么说呢?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!有时一刀切的做法,也许有些不合理的地方。去年国内刚有疫情之时,这里的国家媒体有报道国内超严封城的措施,好像显得对人权的不太尊重,但是通观世界疫情之下,国内这么大的国家,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结构,能在极短的时间内,把疫情控制住,真得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!
作者:澳村生活 2021-10-04 18:55:40
接上面说到90高龄的老奶奶C,不愿意去养老院的事。因为她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,她的血糖有时会达到19,20的值(我怀孕期间,有妊娠糖尿病,医生是要求早上空腹低于5.0,餐后两小时低于6.5)随着年岁的增高,她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不好,医生是强烈建议她住到养老院。老太太在去与不去间,纠结了很久。
为什么呢?因为老太太属于有产阶级,她名下有一栋房子,如果要去养老院,她得把房子卖了,然后房款的一部分(相当于350万人民币)交给养老院做押金样的,一般到这个程度了,去了都是没有得回来的,这个押金的钱,等人老了后,扣除产生的一些费用后,会退还给她的继承人的。
老太太说她想把房子能留给身后的子女,虽然她的两个孩子都不要她的房子,但是作为父母,她还是希望能给小孩留点东西的,不想说住了一辈子的房子,最后卖了的钱都给自己花了。她的身体虽然不好,但是她的脑子还是很好的,记忆,思维,说话都很在线,(连曾孙的年纪都记得一清二楚)她平时没事,还喜欢编织毛线。(为我家小孩织过帽子,袜子,毯子)
在卖房与不卖间,她的家人为此召开了多次家庭会议,包括约中介谈合同,几次循环往复,终于在去年一次身体不好时,去了医院,然后就直接去了养老院,房子也由女儿全权代理授权房屋 中介给卖了。老太太还是很有福气的,她的房子在去年疫情初期人心惶惶的时候,竟然卖了个最好的价格,比市场价至少高了50万人民币。
她在养老院安顿下来后,当我去养老院看望她的时候,她正和她在养老院的一个好朋友,一起坐在一楼,就着精致的咖啡杯,喝咖啡看报纸,穿得漂漂亮亮得,两个老太太都拥有和英国的女王一样的全白的头发,她们还都涂了粉红色的指甲(附近的美甲师给她们涂的),我笑颜逐开地和她打招呼时,但是她却已经不认识我了!那个曾经连我小孩名字,几岁记得清清楚楚的老太太,已经失忆了。当我打过招呼,拥抱她时,我的眼泪就再也禁不住地夺眶而出......
终于在她一次需要就医时,医生让她住院了,然后